截至日期2025年3月1日延期至3月15日
截至日期2025年4月15日
截至日期2025年7月31日
为激励高校电力电子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促进电力电子技术产业化人才培养,中国电源学会2015年发起举办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这是一项以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为对象,以创新、节能减排以及新能源利用为主题的创意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具有探索性的工程实践活动,是目前全国范围内电力电子领域水平最高的大学生竞赛。
自2015年大赛启动以来,每年举办一届,截止2024年已成功举办十届,受到了全国百余所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历届累计共有来自全国284所高校的472个参赛队报名参赛,先后评选出特等奖参赛队10个、一等奖20个、二等奖27个,三等奖15个(2021年增设3等奖),优胜奖61个。
第十一届应用设计大赛在往届大赛的基础上由单一命题竞赛模式调整为多单元命题竞赛模式,不同的竞赛主题吸引本领域不同应用方向的高校组队参赛,同一所大学也可以组成多支队伍参与不同竞赛主题,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赛机会,同时大赛采用多单元命题竞赛模式为更多的企业创造参与和交流的平台。
主题赛事
累计参赛高校
累计参赛队伍
◆ 本次大赛分4个赛道,包含:
1. “英飞凌杯”先进电源变换技术竞赛
2. “阳光电源杯”新能源与储能竞赛
3. “台达杯”电力电子人工智能设计竞赛
4. “欣锐杯”电磁兼容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 |
中国电源学会 中国电源学会科技竞赛工作委员会 |
承办单位: |
西南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
钻石合作伙伴: |
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白金合作伙伴: |
宁波希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意法半导体(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深圳麦科信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镓创晶合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泰派斯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测试合作伙伴: |
艾德克斯电子有限公司 敏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获奖作品及参赛代表由中国电源学会颁发大赛获奖证书及相应的奖金。本次大赛设立奖项如下:
特等奖,每个奖金为5万元人民币;
一等奖,每个奖金为2万元人民币;
二等奖,每个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
三等奖,每个奖金为3000元人民币。
奖项说明:特等奖在一等奖内选出;大赛一等奖不少于6个;二等奖不少于12个;三等奖不少于24个。
参赛队伍以高校学生为队员进行组织,每个高校不限参赛队伍数量,鼓励不同高校之间联合组队报名参赛。每支参赛队伍包括指导教师1~2名,参赛队员不超过5名,可包含不超过2名研究生,原则上同一赛道内1名指导老师只能指导1支参赛队。
◆ “英飞凌杯”先进电源变换技术竞赛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先进工业装备、新能源交通等多个国家重要战略领域对电能变换的效率和密度需求越来越高。本赛道基于先进电源技术的最前沿应用需求设立赛题,吸引我国高校电力电子领域的学生开展先进电能变换技术的交流和探索。
本年度赛题:HVDC数据中心高效高密度宽输入DC/DC变换器设计
◆ “阳光电源杯”新能源与储能竞赛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驱动下,新能源储能装备与电力电子技术深度融合成为关键。双向DC/DC变换器凭借宽范围调节能力正突破高增益、高效率技术瓶颈,推动储能系统能效提升。本赛道聚焦电力电子创新拓扑设计与智能控制算法,加速先进架构储能变换技术发展。
本年度赛题:储能用高效率DC-DC变换器设计
◆ “台达杯”人工智能与电力电子竞赛
本竞赛旨在探索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创新应用,如AI在电力电子设计、控制、运维等领域的应用,基于AI的项目规划管理,AI与领域知识融合方法等。鼓励大学生关注AI前沿,鼓励创新,鼓励开源,以促进“AI+电力电子”实际落地和产业升级。
本年度赛题: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电子设计工具开发
◆ “欣锐杯”电磁兼容设计竞赛
随着电力电子设备高频化小型化趋势的不断发展,电磁兼容成为电力电子设备性能提升的重要方向。本赛道以电源电磁特性分析与设计优化为主题,鼓励理论联系实际及工程实践,倡导学科交叉与创新,激励更多学生参与电源电磁兼容领域技术创新,共同推进产品性能和行业标准发展。
本年度赛题:车载充电机的高性能电磁干扰滤波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