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达杯”电力电子人工智能设计竞赛决赛测试评分细则
1.AI应用对象:是否将AI 技术应用于图腾柱PFC电路或交错并联Buck电路的各个设计环节中
应用对象 | 分值 | 请在对应的选项内打勾 |
AI+图腾柱PFC电路 | 15 | |
AI+交错并联Buck电路 | 15 | |
AI+其它电路 | 0 |
2.交付物:交付物是一套AI 算法。算法代码最终须开源,以推动电力电子AI设计工具的发展;若在选题中涉及大模型技术,则需要使用国产大模型或开源大模型
应用对象 | 满分值 | 得分 |
代码开源 | 10分 | |
若调用了大模型,应使用国产大模型或开源大模型,不扣分;若调用未经备案的大模型,扣20分 | 0分 或 -20分 |
3.算法综合性能测试:从交互性、智能化程度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测
项目 | 评价项 | 满分值 | 得分 | 理由 |
算法的人机交互流畅程度测试 | 是否有功能齐全、美观、易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 | 5 | ||
使用者可以快速使用该AI工具开展设计并查看算法状态。 | 5 | |||
智能化程度测试 | 在用户给出设计要求后,是否能自主地完成设计任务 | 15 | ||
设计过程中是否需要人类进行纠错 | 5 | |||
专家提出2-3组设计指标对算法进行测试,由评审专家进行多维度评价 | 设计结果是否合理 | 10 | ||
是否能提升设计效率 | 10 | |||
能否给出更优的设计结果(或更具创新性的设计结果) | 5 | |||
代码完整性和清晰性测试 | 代码是否有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代码是否包含详细的注释和文档 | 5 | ||
是否有实物验证 | 实验验证可根据具体内容不同灵活设计,形式不限。下列示例仅供参考: (1) AI控制/故障诊断类算法:现场展示Ai算法对实际样机(或半实物仿真)的控制效果 (2)AI参数设计类算法:现场展示按AI算法设计的实际样机(可在组委会提供的样机上替换所设计的元件),并展示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AI生成类算法:通过模块化组装、面包板快速插接等方法,现场展示AI生成结果的正确性 | 15 |
(1)评分依据:中源函[2025]14号-附件3:“台达杯”电力电子人工智能设计竞赛介绍
(2)鼓励参赛队伍事先和组委会沟通实物测试想法,组委会将给出建议
(3)鼓励参赛队伍自带相关物品(如示波器,样机,小型负载等),以提高演示成功率
(4)评测现场将提供电源、示波器、硬件在环设备、电子负载等若干台,供有需要的队伍使用
